分好类的垃圾去哪了?
2019-11-19
“我们分好类的垃圾去哪了?我为什么要分类?”面对这些问题,许多的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者常常答不上来,为此,“不专业”就成了他们的标签。
为此,11月14日下午,福建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携手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、福州市妇女联合会、王庄街道办事处、晋安区妇女联合会组织了35名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者,走进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,探秘福州市生活垃圾后端处置“主战场”,“零距离”感受生活垃圾在焚烧厂里是如果得到有效处置的。
“2019年5月1日,福州市五城区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,大家作为一线的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者,必定能体会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性,那么我们分好类的垃圾又去哪了?”前往红庙岭途中,环保讲师黄厚新向大家抛出了“悬念”。
进入垃圾焚烧发电厂厂区,工程师为大家介绍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工艺流程、采用的焚烧炉、烟气、渗滤液和飞灰等关键污染治理的技术措施。带领大家参观中控室和操控室,了解垃圾焚烧发电的各个流程。
“我们分好的垃圾都是运到这里一起焚烧吗?”“垃圾焚烧后还会产生哪些东西呢?”面对疑问,工程师详细地作了介绍:福州市五城区每日产生的4200多吨生活垃圾都会运到福州市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,各类垃圾会对应运往相应的处理厂或分拣中心,依照不同工艺流程进行处置,焚烧厂主要处置的是其他垃圾。她接着说,垃圾焚烧后,产生的气体经过6道过滤,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进行高空排放;产生的炉渣无毒害,可以循环再利用制作透水砖;产生的渗滤液和飞灰,会送至相应工厂进行无害化处理。
通过这次活动,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者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理解。有的参观人员表示:“亲眼见到垃圾储坑里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,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垃圾分类的迫切性,我们制造的垃圾实在太多了,大力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刻不容缓。”